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管理
一、招生对象与学制
招生对象为应往届高中毕业生,学制2.5年
二、培养目标
本专业培养德、智、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较强竞争能力,能够从事计算机信息管理、软件编程、网络平台搭建、数据库应用、网络系统设计及维护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。
三、培养要求
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以下培养要求:
1. 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、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的基础知识、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;
2. 具有计算机操作、软件应用与局域网技术开发以及网页设计、制作与管理的能力;
3. 掌握计算机网络构建、应用、维护和管理等实际技能;
4. 具有网络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能力;
5. 具有研究、开发、调测计算机网络软件、硬件的能力;
6. 了解计算机科学及网络工程方面的发展动态,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;
7. 掌握一门外国语,具有一定的听、说及阅读专业外文文献的能力。
四、主考院校
山东大学、山东财政学院
五、课程设置
教学计划中设校考课、统考课和实践考核课。(注:前加*课程为校本素质能力特色课程。)
校考课:大学语文、英语(一)、高等数学(工专)、计算机组成原理、电子技术基础(一)、计算机应用技术、高级语言程序设计、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、计算机网络技术、数据结构、java语言程序设计(一)、通信概论、网络操作系统、计算机网络安全、计算机网络管理、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、互联网及其应用、*职业素质与就业、*创新能力。
统考课:中国近现代史纲要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、高等数学(工本)、英语(二)、运筹学基础、操作系统概论、数据结构导论、管理经济学、信息资源管理、计算机网络原理。
实践考核课:C++程序设计、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、数据库系统原理、软件开发工具、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。
六、实践教学环节
有关统考课程实践考核、课程实习、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鉴定、社会实践、科研交流、求职与就业模拟、毕业实习、毕业论文。
七、教学与文凭、学位管理
本专业为本科教育试点专业,教学计划中的所有课程均由我校统一开设,执行统一教学大纲,采用统一教材,组织统一考试,实行统一评分标准。毕业文凭由山东大学或山东财政学院颁发,国家承认学历,电子注册。达到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》规定要求的,可由主考院校授予学士学位。
八、能力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
本专业学生可考取《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》、《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》、《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合格证书》等能力证书;通过职业资格鉴定,可取得《网络编辑职业资格证书》、《网络安全职业资格证书》、《信息安全职业资格证书》、《网络应用职业资格证书》等。
九、就业方向
本专业人才是国家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启动的“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”确定的社会发展急需人才之一,人才数量缺口极大,就业前景非常广阔。毕业生可在互联网应用工程、网络应用开发设计、网络系统管理、计算机系统维护、信息安全控制等领域担任企业信息主管、网络设计师、系统集成工程师、网络安装工程师、综合布线工程师、系统测试工程师、软件工程师、数据库工程师、数据库管理员、系统管理员、网络管理员、设备管理员、CAD设计员、网页制作员、多媒体制作员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