酝酿半年之久,济南高新区教师编制体制改革终于出手了。
9月1日开学前的一周,济南高新区的34所学校纷纷召开全体教师大会,宣布《济南高新区教育系统岗位聘任管理办法(试行)》等3个文件,其中,大家热议已久的“全员岗位聘任”详细方案发放到每个教师的手中。3天考虑期里,全校教师自愿申请比例达到80%及以上,学校便可申报进入岗位聘任管理体系。
这是一场久违的甘霖。上午开会,下午就有老师要求签字。一时间,一股签字热潮快速在各学校蔓延。不到3天,全区34所学校中,有33所学校递交了申请,1700多名教师自愿放弃“身份”,纳入济南高新区基础教育集团进行“岗位”管理。
至此,济南高新区成为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”——
一对教师“夫妻档”的共同选择
关于济南高新区酝酿的这场改革,丰奥嘉园小学教师张玉辉格外关心。
“今年4月,我们就听说要进行教师编制改革,具体怎么改没有详细说法,只知道成立了教育集团,教师编制取消,我们就由‘学校人’变为‘集团人’,由集团对我们考核。”张玉辉说。
张玉辉是位有着27年教龄的“老教师”,他的妻子耿艳菊也有25年教龄,他们是济南高新区教育系统的一对普通的“夫妻档”,“如果改革,我们一家两个教师,风险系数要增加一倍。”
在推行改革时,济南高新区考虑到了这种顾虑。唯一选择留在“体制内”的是一所新划归济南高新区的学校,这所学校的教师们对放弃“身份”有顾虑,最后作出了这样一个“安全”的选择。这样的选择是被允许的,毕竟“自愿”是这次改革的最大原则。
虽然怕改革,但张玉辉也盼改革。
在交流中,他很不好意思地告诉记者,别看夫妻俩都是老教师,但都还是中级职称,小学“超高”对他们来讲就是个坎。他们学校48名教师,目前只有1人是。从中级到“超高”,月收入差1000多元,对于拿死工资的教师来讲,不是个小数。
“教师这个职业太苦了,很多工作都是隐性的,而且还要摸着自己的良心对待孩子。整体待遇不高,收入与付出之间难成正比,有时也发牢骚觉得不值。”张玉辉说,他们夫妻俩私下讨论时,更多的是谈“教育理想”。
8月27日,文件发到了张玉辉和耿艳菊的手里。两人第一时间通了电话,决定——签!
“这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让老师优绩优酬、多劳多得。而且无论是工资还是绩效,都是看岗位、看工作量、看完成质量,不和职称挂钩。”张玉辉告诉记者,以前总担心没有了编制,就相当于把“铁饭碗”丢了,而现在来看,他们是捧上了“金饭碗”。粗算了一下,如果在考核中夫妻俩所在的学校能达到优秀级别,一家一年能多收入好几万元,“干劲能不足吗?”
另外,更让张玉辉看重的是,改革会推动济南高新区基础教育的大发展。
“我的很多同学在名校,每次同学聚会都感觉矮人家半头。现在好了,大家努力,学校就会好,学校好了大家才能更好。用不了几年,我们学校也能成为名校。”张玉辉说。
放弃编制集团管理
不合格者将被解聘
全员聘任,意味着从校长到管理干部再到教师,编制全部“拿下”。
按照岗位聘任管理办法,所有申报的学校,全体教职工全部纳入济南高新区基础教育集团(以下简称“高新教育集团”)管理,“学校人”不存在了,只有“集团人”。高新教育集团成为1700多名教师的“娘家人”,教师由集团统一调配、统一安排。
没有“身份”,人员如何管理?
“靠岗位!”济南高新区社会事业局副局长方奎明说。
高新教育集团根据进入岗位聘任管理体系的人员,打破身份界限,实行企业化管理,原有身份由相关部门封存入档。实行档案工资与实际薪酬相分离、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与合同聘任管理相分离的“双轨运行”管理。
在操作过程中,由高新教育集团与聘任人员签订聘任合同,期满后合同自然解除,根据考核结果重新履行聘任程序。考核合格的,续聘;不合格的,解聘。
“解聘!”——在这次改革中,这是个重大突破。
“以前,有的教师凭借着事业单位身份,以‘不能开除’为挡箭牌,让你对他一点办法都没有。改革后,只要踏踏实实地干就有回报,身份不重要,重要的是岗位和责任,大锅饭就这样打破了。”济南高新区第一实验学校校长常宝亭告诉记者,不仅是教师,校长也一样,一年一聘,不合格的照样要“下岗”。
今年6月16日,济南高新区将24所中小学的“一把手”岗位空出来,面向全国公开招聘,这在济南教育界尚属首次。这次共有104人报名,其中区内64人、区外40人,最终24人竞聘成功。
据了解,这24位校长中,只有4位是继续留任,常宝亭就是其中一位。
“这个校长不是组织任命的,是凭着真本事留下的。仅教职工答辩环节就很严格,如果通过率达不到80%就会直接被刷下。教职工关通过了,才能参加专家评审。”常宝亭说,在他的竞争者中,就有两人因为没有得到教职工的认可,而没能进入后面的考核。
8月16日,24位新校长正式上岗,常宝亭信心满满。“最多三五年,济南高新区的教育会有一个惊人的改变,因为体制变活了。”
“KPI”考核 优秀不优秀看分数
“以前干得再好,也没什么说法。”现任济南高新一中校长的薛启华说。
薛启华是济南高新区今年面向全国招聘的24位校长之一,此前是新泰市一所重点中学的校长,也是该市唯一一位山东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人选。作为引进的名校长,济南高新区要为他提供40万元的住房补贴。
“各种有利的政策,更加灵活的办学自主权,还能够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和抱负,与这些相比,放弃编制没有什么可惜的。”薛启华告诉记者,在“留在体制内还是放弃原有身份”这个问题上,老师们没有什么分歧,积极性都非常高。
目前,按照高新教育的未来规划,要让济南高新区成为未来济南优质教育的新高地,而薛启华和济南高新一中全体教师的目标是成为高新教育的新标志,让学校达成领先和示范的办学水平。
对此,薛启华有自己的盘算。
新体制下,无论是校长还是教师将按岗拿薪,并与学校教学质量进行捆绑评价——学校评价优秀,校长就优秀,教师的优秀比例也会高,“心往一处使,力往一处用,没有干不好的事。”
如何才能“优秀”呢?与岗位聘任管理体系相配套的还有一个“KPI”考核管理办法。
根据考核管理办法,学校按学年度考核,教职工按月、学期和学年度进行考核。其中,学校的学年度“KPI”考核分值和每一个教职工息息相关。
70分以下为不合格,70-80分为基本合格,80100分为合格,100分及以上为优秀。学校考核为优秀的,校长为优秀,教职工优秀比例原则上不超过20%。学校考核合格的,校长为合格,教职工优秀比例不超过15%;学校基本合格及不合格的,教职工优秀比例不超过5%。
“KPI考核是个发展性评价指标,共有11项内容,其中有关键性指标、特色指标、其他指标、加分指标和否决指标,每一项还分支出一级和二级具体化的指标,让考核更具有操作性。”济南高新区社会事业局组织人事负责人姜汉明告诉记者,在关键指标中包含了学生满意度这一项,这就突出了学生在学校办学中的地位。“学生不喜欢学校也是不行的。而且考核由第三方来完成,学校左右不了考核分值,完全公平公正,一碗水端平。”
另外,考核是一年一考核,今年优秀,并不代表明年就优秀,有升有降。
以岗定薪 多劳多得
优质优酬 上不封顶
“分数”决定工资和绩效,决定校长和教职工一个月、一年收入多少。
“工资和绩效的比例,今年是6:4,未来三至五年达到5:5,让能力的作用更突显。”方奎明说,绩效奖励和教师的职称没有一点关系,完全看工作量和工作质量,破解了长期以来教师职称评审的困扰,也解决了干多干少一个样、干好干孬一个样的痼疾。
按照聘任岗位管理办法,学校出聘任方案,然后学校和教职工双向选择。
“有一个教师原来身体不好,很多岗位都不能胜任,经过一个假期的治疗后,在这次的双向聘任中,主动要求参与班主任岗位的聘任。”丰奥嘉园小学校长王希锋说,有的一个岗位多个人争,而且出现了“多、双岗聘任”的情况,在干好教学岗位的同时,参与一些教辅岗,多劳多得。
和王希锋有同感的还有遥墙中学校长于建。
“以前就怕有拖后腿的,因为人家有身份,咱又拿他没办法。现在是他们帮着我这个校长共同把学校办好,发展潜力肯定是无穷的。”于建说,除了多劳多得外,优质优酬,质量也是关键。
对于基本工资的管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,实行积分制晋升。“聘任教师学年考核区级优秀每次记2分,校级优秀每次记1.5分,合格记1分。然后再根据不同岗位基本工资晋升积分的要求,达到相应的积分便可晋升1个薪级。”姜汉明说。在学校,除了校长和教职工外,还有管理中层这个中流砥柱。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,在绩效薪酬管理办法中,对他们也有考虑。“7%的绩效,用于中层团队奖励,这里面不包括校长。而且只有取得学校学年考合格以上才有。”
“我们的干劲很足,因为学校考核的优秀和合格没有比例限制,上不封顶。只要你足够好,全是优秀也可以,这就打破了学校发展的‘天花板’。”科航路学校校长刘宗泉告诉记者,干不好有说法,干好了也有说法。记者手记一项教育领域的“小岗村试验”
体制就像一座围城,围城外的人想进来,而围城里的人正在走出去。今年9月10日是第33个教师节,1700多名教师从围城里走出来了,从获得感来看,岗位聘任改革是济南高新区送给他们最昂贵的“节日礼物”,因为改革让他们看到了“未来和希望”。就像张玉辉说的,体制活了,积极性就有了,砸了“铁饭碗”,靠自己的能力捧上“金饭碗”。
【记者手记】
济南高新区的这项改革不仅是中国“独一份”,更堪比——教育领域的“小岗村试验”。
改出活力,改出动力,改出激情,必须为济南高新区“敢为人先”的担当和魄力点赞。33所学校中,人人有指标,个个有压力,“等活来”变成了“抢活干”,工作主动性强了,效率也提高了,对于济南高新区成为济南未来教育新高地的奋斗目标,33个校长信念满满。
1700多名教师,签下名字,立下契约,济南高新区敲开了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大门,正处于一次对自身命运的主动探求与迈进中;同时,也为身处体制围城内的中国教师探索着改革发展的方向。